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发生机制:
继发性脑胶质瘤:通常由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如II级或III级)进展而来,演变过程可能需要数年时间。
野生型脑胶质瘤:也称原发性脑胶质瘤,直接作为高级别肿瘤出现,病程较短且更具侵略性。
2.基因突变类型:
继发性脑胶质瘤:常见IDH1或IDH2基因突变。这些突变在形成早期就存在,并持续到高级别阶段。
野生型脑胶质瘤:通常没有IDH1或IDH2基因突变,但可能有其他突变,如TERT启动子突变、EGFR扩增等。
3.患者预后:
继发性脑胶质瘤:由于演变周期较长,患者平均生存时间相对较长,通常为几年。
野生型脑胶质瘤:因为其更高的恶性程度,患者预后较差,平均生存时间通常不到一年。
区别继发性和野生型脑胶质瘤对于治疗策略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在诊断时应全面考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分子病理学结果,以便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