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东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整形外科
1.清洁:用温水和肥皂轻柔地清洗受影响的区域。确保双手也被彻底清洁,以减少细菌的接触。
2.消毒:可以使用酒精或者碘伏对水泡周围皮肤进行消毒,避免细菌进入水泡。
3.保护:尽量不要刺破水泡,因为水泡内的液体能提供天然的屏障,有助于愈合。如果水泡较大或位置尴尬,可用干净的针头(经过酒精消毒)轻轻刺破一角,让液体排出,但保留皮肤覆盖。
4.包扎:用无菌纱布或者透气性好的创可贴覆盖水泡,保持其干燥,并定期更换敷料。
5.防护:若水泡位于容易再次受到摩擦的部位,可以考虑在痊愈期间使用防护垫或其他保护措施。
6.监测:观察水泡周围皮肤的变化,如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可能是感染的迹象,应及时就医。
适当护理加上预防措施能有效促进水泡的愈合并减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