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原理:
肿瘤靶向治疗通过识别和攻击癌细胞表面或内部特有的分子,例如蛋白质或基因突变。
这种方法可以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分裂和传播。
2.类型:
小分子药物:通常可以穿过细胞膜,阻断癌细胞内的关键酶或信号通路。例如,抑制某些酪氨酸激酶的药物。
单克隆抗体:这些药物是由免疫系统产生的,可以直接靶向癌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阻止其生长或标记其被免疫系统摧毁。
3.优势:
精确度高:能够精准地识别和攻击癌细胞,减小对正常组织的损害。
副作用较少:由于其靶向性,通常副作用较传统化疗要轻。
4.使用条件:
并非所有患者或所有类型的癌症都适合靶向治疗。需要进行详细的基因检测和病理分析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
5.发展现状:
靶向治疗近年来迅速发展,已有多种靶向药物获批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癌症,如乳腺癌、肺癌和结直肠癌等。
在选择肿瘤靶向治疗时,需根据具体的癌症类型和患者个体情况进行评估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