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足三里(胃经):此穴位于膝盖下方四横指的位置。艾灸足三里可以健脾益气,帮助消化系统恢复正常功能,从而减轻湿热对身体的影响。
2.阴陵泉(脾经):此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缘凹陷处。艾灸阴陵泉有助于清除体内湿热,利水消肿,对湿热引起的浮肿和不适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3.中脘(任脉):此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四寸的位置。艾灸中脘有助于调理脾胃,改善由于湿热导致的消化不良和腹胀。
在进行艾灸治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艾条燃烧时会产生高温,应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免烫伤。
2.每次艾灸时间宜控制在15-20分钟,每天或隔日一次,根据个人体质调整频率。
3.艾灸过程中应保持室内通风,避免烟雾过多吸入。
合理选择穴位并正确操作艾灸,可以有效缓解湿热引起的不适。对于严重的湿热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