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瘰疬:
病因:瘰疬通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常见于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
症状:主要表现为颈部或其他部位的淋巴结肿大、硬结,初期无明显疼痛,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压痛、发热、盗汗等全身症状。
治疗:通常采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等进行长时间(6-9个月)的联合治疗,必要时可手术切除病变淋巴结。
2.瘿瘤:
病因:瘿瘤多由碘缺乏、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因素引起,可伴随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
症状:表现为颈前部肿块,早期无痛感,随着肿块增大可能影响呼吸和吞咽,并且可能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症状,如心悸、乏力、体重变化等。
治疗:根据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对于单纯性缺碘性甲状腺肿大,补碘是主要措施;对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需要通过药物、放射性碘治疗或手术来恢复正常甲状腺功能。
尽管瘰疬和瘿瘤在名称上相似,但它们涉及到完全不同的器官和病理过程,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恰当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