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枸杞子: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其主要成分包括多糖、生物碱和维生素C等。研究表明,每天摄取10-20克枸杞子可以起到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作用。
2.杜仲:杜仲味甘,性温,归肝、肾经。杜仲含有杜仲胶、杜仲甙以及多种矿物质,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效。推荐剂量为每日6-15克。
3.淫羊藿:淫羊藿味辛、甘,性温,归肝、肾经,富含黄酮类化合物,有助于补肾阳、强筋骨。每次使用量建议为3-9克。
4.巴戟天:巴戟天味辛、甘,性温,归肾经,含有蒽醌类、三萜皂苷等成分。能补肾壮阳、祛风湿,日常用量一般为6-12克。
5.山药: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山药富含淀粉、多糖、蛋白质等,能够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建议每日食用量为15-30克。
6.肉苁蓉:肉苁蓉味甘、酸,性温,入肾、大肠经。其有效成分包括苯乙醇苷、环烯醚萜类等,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的功能。通常每日使用量为9-21克。
这六种中药材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及需求进行搭配,泡水饮用时需注意控制用量,以避免过度补养引发不适。如有慢性疾病或正在服用其他药物,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