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病因:
痈疽: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引起,多发生在抵抗力较弱的人群中,如糖尿病患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
疔疮:通常由毛囊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2.症状:
痈疽:表现为多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化脓性坏死性炎症,初期为红肿热痛,然后形成多个小脓头,最后汇合成一片脓肿,可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
疔疮:表现为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局部出现红肿、疼痛,中心可见一个白色或黄色的脓头,若处理不当,可引发蜂窝织炎。
3.体积与范围:
痈疽:感染范围广泛,直径一般大于3厘米,往往涉及多个毛囊及皮下组织。
疔疮:局限性强,直径一般小于2厘米,仅涉及单个毛囊。
4.治疗方法:
痈疽:治疗包括局部清创、引流、抗生素治疗以及针对潜在疾病的综合治疗,必要时需手术干预。
疔疮:早期可通过局部热敷、抗生素软膏外用,严重时需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生素,一旦形成脓肿则需切开引流。
痈疽与疔疮虽同为皮肤感染,但在病因、症状及治疗上差异显著。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及时辨别和采取适当措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