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改善睡眠习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固定时间上床和起床,即使在周末也应如此,以帮助生物钟稳定。
制定睡前放松程序。入睡前30分钟避免使用电子设备,选择读书或冥想等放松活动。
创造适宜的睡眠环境。确保卧室安静、黑暗、凉爽,并且床垫和枕头舒适。
2.调整生活方式:
限制咖啡因和高糖食物摄入。特别是下午和晚上,应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茶和能量饮料。
保持适度的体力活动。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体育锻炼,但应避免在临近睡前的时间段进行高强度运动。
坚持健康饮食。均衡营养的饮食有助于身体恢复和睡眠质量的提高。
3.心理干预:
学习缓解压力的方法。学校和社交压力可能影响睡眠,通过深呼吸、冥想和正念练习来减轻焦虑和紧张。
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培养乐观情绪和健康的应对机制,避免过度担忧和负面自我评价。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失眠持续存在并且影响到日常生活,应及时咨询医生或心理辅导员。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显著改善青少年的睡眠质量,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