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耳石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物理治疗:埃普利手法复位,通过特定头部运动将脱落的耳石重新定位。
药物治疗:通常不需要药物治疗,但在急性发作时可使用一些抗眩晕药物,如倍他司汀。
2.前庭神经炎
药物治疗:主要使用糖皮质激素,例如泼尼松,用于减轻炎症反应。
康复训练:前庭康复训练包括一系列平衡练习,帮助恢复前庭功能。
3.梅尼埃病
饮食调整:减少盐分摄入,避免烟酒和咖啡因,以控制体液平衡。
药物治疗:使用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缓解症状;急性发作期可用倍他司汀、地西泮等药物。
手术治疗:在药物无效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如内淋巴囊减压术。
4.低血压或贫血
生活方式调整:增加饮水量,避免长时间站立,逐渐改变体位。
药物治疗:对于贫血患者,可补充铁剂、叶酸或维生素B12等。
5.焦虑或心理因素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减少焦虑症状。
药物治疗:必要时使用抗焦虑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6.颈椎病
理疗与运动:通过颈部牵引、推拿按摩、颈肩部肌肉锻炼等改善症状。
药物治疗:必要时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和炎症。
迷糊眩晕的治疗需要首先确定其病因,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如果症状持续或严重,应及时就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