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常用剂量为75-325毫克/天,可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氯吡格雷:常用剂量为75毫克/天,对于阿司匹林过敏或不耐受者是一种替代选择。
2.降脂药物:
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10-80毫克/天)、辛伐他汀(20-40毫克/天),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减少动脉硬化进展。
纤维酸类药物:如非诺贝特(200毫克/天),主要用于降低甘油三酯和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3.抗高血压药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赖诺普利(10-40毫克/天),通过扩张血管来降低血压。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80-320毫克/天),具有与ACEI类似的效果。
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5-10毫克/天),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达到降压效果。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50-200毫克/天),减慢心率,减轻心脏负担。
综合使用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控制脑血管硬化的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治疗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定期监测血压、血脂等指标,并尽可能避免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这些措施不仅能够改善现有病情,还能预防进一步的脑血管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