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钟爱主任医师
南京市中医院 老年科
1.立即评估与监测:
首先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脉搏和血压。
安装心电监护仪,持续监测心率、血压和氧饱和度。
2.建立静脉通路并补液:
快速建立大口径静脉通路,以便进行液体复苏。
初始使用晶体液(如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液)扩容,以提升循环血量和稳定血压。
3.给氧支持:
根据氧饱和度和呼吸状况,给予鼻导管或面罩供氧,提高组织氧合。
4.血制品输注:
如果有大量失血或血红蛋白下降明显,需要考虑输注浓缩红细胞。
根据凝血指标,必要时补充新鲜冰冻血浆或血小板。
5.寻找出血源并止血:
胃镜检查是常用手段,可直接发现出血部位,并通过电凝、注射硬化剂等方法止血。
如果胃镜无法控制出血,可能需要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
6.药物治疗:
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减少胃酸分泌,有助于止血。
如果感染风险增加,可能需要使用抗菌药物。
7.密切观察和进一步治疗:
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及尿量,评估补液效果和循环稳定性。
针对引起胃出血的病因(如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进行特异性治疗。
在整个过程中,医护人员需保持高度警惕,快速判断和处理每一个环节,确保患者及时获得有效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