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痔疮:这是引起便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外痔在大便时因为被摩擦而导致出血,而内痔则可能因为排便过程中受刺激而出血。
2.肛裂:肛裂是指肛门皮肤的裂口,通常与便秘有关。硬便通过肛门时可能导致皮肤裂开并出血。
3.结肠炎: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可能会导致肠壁发炎,从而引起出血。
4.息肉:结肠或直肠息肉可以在粪便通过时受到摩擦而出血,虽然常常没有其他症状,但长时间可能发展为癌症。
5.大肠癌:尽管不如上述情况常见,但大便出现血丝也可能是结直肠癌的征兆之一,尤其如果伴随着其他症状如体重减轻、腹痛或改变排便习惯时应提高警惕。
若发现大便表面有血丝且持续出现,应尽快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进行适当治疗。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够预防潜在严重疾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