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感染性疾病:这类疾病可能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引起。例如,细菌性的痢疾、沙门氏菌感染或轮状病毒感染都会导致腹泻并可能伴随出血。饮用不洁水源或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2.炎症性肠病:这种情况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两者均为慢性病,能导致肠道黏膜损伤,引发腹泻、腹痛,并可能出现血便。
3.肿瘤:大肠癌或其他消化道肿瘤也可能导致出血。在早期阶段,可能伴随轻微或无症状的腹泻,但随着疾病进展,症状会变得明显,包括血便。
4.其它因素:某些药物(如长期使用阿司匹林或非甾体抗炎药)、放射治疗以及某些食物过敏或不耐受也可能造成肠道出血,出现拉稀带血的情况。
出现这样的症状应尽早就医,以便进行适当的诊断和治疗。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如避免生食海产品和未煮熟的肉类,以降低感染风险。定期体检有助于及早发现潜在的肠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