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生理节律:人体内部有一套生物钟,通常称为昼夜节律。研究发现,心律失常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昼夜规律。例如,心房颤动在清晨和上午发生的几率较高,而室性心律失常则可能在夜间更常见。这是因为交感神经活动和迷走神经活动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表现不同,从而影响心脏的电活动。
2.生活方式:日常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当、烟酒过量等生活方式因素,也会对心律产生影响。比如晚上摄入大量咖啡因或酒精,可能导致夜间心律失常的发生。睡眠不足和精神压力也会增加心律失常的风险。
3.药物影响:某些药物的使用时间可能影响心律的稳定性。例如,一些治疗高血压或心脏病的药物在特定时间服用可优化疗效并减少副作用,但如果未按照医嘱服用,则可能导致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与多种因素相关,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遵循医嘱服药对于预防心律失常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