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平卧位:保持身体平躺的姿势可帮助控制烧伤部位的水肿。烧伤后的早期,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容易导致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从而引发水肿。采用平卧位可以有效减少重力对这一过程的影响,帮助控制水肿的程度。
2.关节功能位:对于四肢烧伤患者,应特别注意关节位置,以避免因不当姿势导致的关节挛缩。通常应将烧伤肢体置于功能位,这样在愈合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保持关节的灵活性和功能。
3.抬高受伤肢体:如果烧伤发生在四肢,将肢体稍微抬高可以进一步促进静脉回流,帮助减轻局部水肿。这一措施尤其适用于下肢烧伤患者,有助于减少烧伤后并发症的发生。
4.定期变换体位:虽然平卧位是初期的推荐体位,但为了预防压疮,病人需要定期改变体位,通常每两小时一次。这种做法既能保证舒适,也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实施正确的体位管理,对于烧伤后康复至关重要,可以有效预防多种并发症,提高康复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