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粪便常规检查:采集患者的粪便样本进行常规检测。对于细菌感染,可能会发现增加的白细胞和特定病原菌的存在。
2.粪便培养:将粪便样本置于培养基上,观察是否有细菌生长。常见的致病菌包括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弯曲杆菌等。如果培养结果显示细菌生长,则可能为细菌性肠炎。
3.病毒检测: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或免疫荧光检测以识别肠道中的病毒。常见的病毒如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这些技术能高效地检测出病毒性病原体。
4.血液检查:评估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细菌性感染常伴随较高的白细胞计数,而病毒性感染通常不会显著提高白细胞水平。
5.抗原检测:使用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检测某些细菌或病毒的抗原,帮助确诊病因。
在这些检查方法下,如粪便培养阳性并且血液白细胞计数升高,则更可能是细菌感染;如果PCR显示病毒存在且白细胞计数正常,则更倾向于病毒感染。通过综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能够有效鉴别慢性肠炎的病源,指导相应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