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灌肠是一种通过直肠注入液体帮助肠道排空的方法,多用于缓解便秘、准备医疗检查或手术。常用的灌肠液包括温水、生理盐水或肥皂水。
2.在进行自我灌肠时,须确保使用干净的工具,如专用灌肠袋或瓶。工具使用前需彻底消毒。
3.灌肠液体温度应接近体温(约37摄氏度),以防止刺激肠道。使用过凉或过热的液体可能导致不适或损伤。
4.每次灌肠的液体量根据个体情况而定,一般成人使用500毫升到1升之间。初次尝试建议从较小剂量开始,以观察身体反应。
5.操作过程中,应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避免受到干扰。可以选择侧卧位,使得液体更容易进入直肠。
6.灌肠后通常几分钟内会产生排便感,此时可以坐在马桶上排空肠道。
长期频繁地进行灌肠可能导致肠道对自然排便的依赖性增加,从而影响正常的排便功能。自我灌肠应仅在必要时进行,并且在每次操作之前咨询医生以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