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脱水风险管理:
水状腹泻容易导致体内快速失去水分和电解质,应及时补充。成人每日饮水量至少应达到2-3升,小儿根据体重调整摄入量。可以使用口服补液盐,并遵循配比使用,以确保电解质平衡。
2.饮食调整:
停止食用可能引发腹泻的食品,如乳制品、油腻食物和高纤维食物。建议进食易消化并且温和的食物,如白米粥、面条、熟蔬菜等。
3.药物治疗:
根据病原不同,药物选择也有所不同。细菌性腹泻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病毒性腹泻则通常不需要特殊抗病毒药物,但需严格执行补液和饮食管理。如有必要,可使用止泻药,比如洛哌丁胺,但需注意不能滥用。
4.监测病情变化:
持续腹泻超过48小时或伴随高烧、严重腹痛、血便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这些症状可能预示严重感染或其他潜在问题,需要专业诊断和治疗。
5.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特别是在饭前和如厕后。避免食用不洁净的食物和水,旅行时尤应注意饮食安全。
提醒务必根据具体病因和症状选择合适的方法,同时关注身体各项指标,确保正确处理以缓解症状并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