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紧急救治:在脑干出血的早期阶段,及时的医疗干预至关重要。这包括确保呼吸道通畅、监控生命体征以及快速评估意识状态。可能需要使用机械通气来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
2.控制血压:高血压是脑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在急性期中,要积极控制血压。通常,将收缩压控制在140mmHg以下被认为是安全且有效的。降压药物的选择需谨慎,以避免导致低灌注而加重病情。
3.降低颅内压:为了减少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可以给予高渗液体如甘露醇或呋塞米。必要时可考虑使用镇静剂或抗癫痫药物,以控制可能出现的癫痫活动。
4.手术干预:对于脑干出血患者,手术的风险较高且技术要求很高。是否采取手术治疗需要根据出血的大小、位置及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目前,多数情况下保守治疗仍是首选。
5.康复治疗:随着患者病情的稳定,早期康复介入对于改善长期功能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包括物理疗法、职业疗法和言语疗法等多方面的措施。
脑干出血患者的治疗复杂且具有挑战性,需在专业团队的指导下进行全面管理和持续监测,以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