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乳糖酶不足:大多数人天生具有分解乳糖的能力,但随着年龄增长,体内乳糖酶的水平可能会降低。研究表明,大约65%的人在成年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乳糖不耐受。
2.种族和地域差异:乳糖不耐受在不同种族和地域之间的发生率不同。例如,亚洲和非洲成年人口中出现乳糖不耐受的比例较高,而北欧人群中则相对较低。
3.症状表现:乳糖不耐受的症状包括腹泻、腹胀、胃痛和胀气。这些症状通常在摄入乳制品后的30分钟到2小时内出现。
4.诊断方式:乳糖不耐受可以通过乳糖呼吸试验或粪便酸度测试进行诊断,这有助于确定个体是否存在乳糖酶缺乏。
5.饮食管理:为了避免腹泻等症状,乳糖不耐受者可选择乳糖含量较低的乳制品,如硬奶酪,或使用乳糖酶补充剂。同时,市场上也提供无乳糖牛奶作为替代品。
了解乳糖不耐受的机理和影响因素,有助于更好地管理饮食以减少不适。个体若出现持续性或严重症状,建议就医排查其他可能的消化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