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苯二氮䓬类药物:
代表药物包括地西泮、劳拉西泮和艾司唑仑。这些药物通过增强γ-氨基丁酸的抑制作用,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诱导睡眠。通常建议短期使用,以避免依赖性和戒断反应。
2.非苯二氮䓬类药物:
包括佐匹克隆、唑吡坦和扎来普隆。这些药物也通过调节GABA受体发挥作用,但与苯二氮䓬类相比,对记忆、注意力和认知功能影响较小,且成瘾风险较低。
3.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拉美替隆是该类药物的代表,通过模拟褪黑素的作用,调节人体生物节律以促进睡眠。这类药物适合睡眠节律紊乱患者,特别是老年人或因时差问题导致的失眠。
4.抗抑郁药:
米氮平和多塞平等抗抑郁药物在低剂量下具有镇静效果,可用于伴有焦虑或抑郁症状的失眠患者。这类药物的使用需经过严格评估,以防止不良反应。
5.抗组胺药:
常用药物是羟嗪,其通过阻断H1受体发挥镇静作用。这类药物多用于轻中度失眠,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耐受性增加。
6.镇静催眠类药物:
巴比妥类药物如异戊巴比妥曾被用于治疗失眠,但因副作用高且容易成瘾,目前临床上已较少使用。
所有处方药的使用需根据医生评估决定,严格遵循医嘱,以确保安全和有效。同时,药物之外,调整生活规律、改善睡眠环境以及认知行为疗法也是重要的辅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