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保暖措施
立即增加衣物,尤其是腰腹部和下肢,可以使用热水袋、暖宝贴等辅助升温。
若环境温度较低,应转移到温暖的室内,并注意避免持续暴露寒冷环境中。
2.促进血液循环
轻微活动:可尝试伸展四肢、慢走几分钟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热水泡脚:将双脚浸泡在40℃左右的温水中15~20分钟,有助于缓解寒冷引起的不适感。
3.合理饮食
饮用温热的流质食品,如姜茶、红糖水或鸡汤,有助于驱寒并提升能量供给。
避免进食难以消化或冰冷的食物,以免进一步影响体温调节功能。
4.休息调整
若出现明显乏力感,应适当躺卧并放松身体,给予充分休息时间。
如果伴随头晕、胸闷等不适症状,应保证房间通风良好但无强烈冷风直吹。
5.观察身体信号
如仅为短暂性虚弱,多数情况通过以上方法即可恢复正常。
若出现寒战、高热、持续乏力或其他异常表现,可能提示感染或其他疾病,需要尽早就医评估。
寒冷对人体的影响具有个体差异,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