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宇齐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妇产科
1.放射性肠炎:放疗过程中,放射线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邻近的正常组织,如小肠和大肠。约有30-50%的患者可能在放疗后出现胃肠道反应,包括腹泻。这种情况下,肠黏膜受到损伤,导致吸收功能下降和水分排泄增加。
2.肠黏膜损伤:放疗可直接损伤消化道黏膜,引起细小血管破裂或溃疡形成,造成出血。当这些病变在结肠或直肠下端时,血液可能与大便混合或滴出。
3.局部炎症反应:放射线引起的炎症可加重肠道不适,刺激肠壁,导致肠道运动增多,从而引发腹泻。而局部炎症也可能使血管更加脆弱,易于出血。
4.继发感染:放疗后机体免疫力可能下降,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如果发生肠道感染,也可能导致腹泻和黏膜出血。
及时就医以评估和管理这些症状非常重要,以防止进一步的并发症如贫血、严重脱水等。遵循医生建议进行合理饮食调整与药物治疗可以帮助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