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病理特点:
胃囊肿:主要由上皮细胞包裹而成,内部为液体或黏液样物质,属于囊性病变。多数情况下为良性,少有恶性转变风险。
胃肿瘤:是实质性占位病变,因细胞不受控制地生长形成,既可以是良性(如平滑肌瘤),也可能是恶性(如胃癌)。恶性肿瘤通常具有侵袭性和转移特性。
2.表现症状:
胃囊肿:通常较小且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或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当其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引起腹部不适、隐痛或压迫症状。
胃肿瘤:早期可能无症状,但随着肿瘤增大,常表现为消化不良、餐后饱胀、恶心、呕吐,甚至出现黑便、贫血等症状,恶性肿瘤可伴随体重下降和乏力。
3.诊断方式:
胃囊肿:主要通过胃镜、超声或CT扫描发现,囊肿内一般为均匀的液性密度。
胃肿瘤:需要更全面的检查,如胃镜活检以明确病理性质,CT或MRI用于评估肿瘤大小及是否存在远处转移。
4.治疗方法:
胃囊肿:对于无症状的小囊肿通常无需治疗,仅需定期复查。如囊肿较大或引起症状,可考虑手术切除。
胃肿瘤:良性肿瘤多采用手术治疗;恶性肿瘤根据分期可联合手术、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
胃囊肿和胃肿瘤虽然都涉及胃部病变,但二者在病理性质、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上存在明显区别,早期诊断与个体化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