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初期阶段:
保持抬高患肢,有助于减少肿胀。
在医嘱允许下,可以进行轻微的脚趾活动,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热敷可以帮助增加局部血流量,但需注意热敷时间不宜过长,每次约15-20分钟。
2.中期阶段:
逐步增加负重练习,例如站立时将体重慢慢转移到受伤脚上。
开始进行简单的踝关节活动,如踝泵运动,可以通过上下移动、画圈等方式来提高关节活动度。
建议使用弹力带进行轻度阻力训练,以帮助加强小腿肌肉力量。
3.后期阶段:
当疼痛和肿胀消退后,逐渐加入全身性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或游泳,这些活动可以全面提升心肺耐力及肌肉力量。
增加平衡和协调性练习,例如单腿站立和脚尖提起。
针对小腿肌肉的特定强化练习,如提踵练习,可以有效增强肌肉力量。
整个恢复过程应在专业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恢复过程安全有效。谨慎对待身体发出的任何不适信号,避免过度训练导致二次损伤。保持规律的复查以监控康复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