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胃溃疡甚至消化道出血等。
氯吡格雷在少数情况下可引起皮肤瘙痒、皮疹或较为严重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抗凝药物(如肝素、华法林)
肝素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包括鼻出血、牙龈出血以及内出血。
长期使用还可能诱发血小板减少症。
华法林需要定期监测凝血指标,过量时容易导致自发性出血。
3.血栓溶解药物(如尿激酶、阿替普酶)
最显著的风险是严重出血,包括颅内出血。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低血压或过敏反应。
4.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
常见副作用包括疲劳、乏力和头晕。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率过缓、低血压或呼吸困难。
5.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
可能引起头痛,这是由于血管扩张导致的副作用。
偶尔会出现面部潮红、低血压甚至晕厥。
6.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
可能引起肌肉疼痛、无力或罕见的横纹肌溶解症。
少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需要定期监测肝酶水平。
7.ACE抑制剂(如贝那普利、依那普利)
可能导致咳嗽、头晕以及高钾血症。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血管性水肿。
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自身状况,如发现任何不适或异常症状,应及时与医生沟通以调整用药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