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阿是穴:这一穴位不固定,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痛点来确定的。在臀部、腿部或足部找到最明显的痛点,并进行针刺。
2.腰阳关穴:位于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方,能够疏通腰部气血,缓解局部疼痛。
3.环跳穴:在臀部,髋关节后方的大转子与骶骨之间,这一穴位可以有效缓解臀部及下肢的疼痛。
4.委中穴:位于膝盖后方腘窝中央,此穴有助于舒缓腿部肌肉紧张和疼痛。
5.承山穴:位于小腿后侧,当小腿伸直时,小腿肚肌肉隆起处的尖端,用于解决下肢疼痛和麻木。
6.昆仑穴:位于足外踝后下方,此穴有助于缓解足部的麻木和酸痛感。
7.太溪穴:位于内踝和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调节肾经,改善全身气血循环,有助于缓解由神经压迫引起的症状。
在接受针灸治疗时,应当寻求具有专业资格的针灸师进行操作,以确保安全和效果。配合适当的休息、物理治疗,以及医生的其他治疗建议,有助于更好地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