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术前准备:患者需要接受常规术前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影像学评估以及麻醉评估,以确保能够耐受手术及麻醉。
2.麻醉与体位: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患者平躺,处于仰卧位,通常会略微头高脚低以便更好地显露手术区域。
3.建立气腹:通过在腹部穿刺进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建立一个操作空间。这一过程使得腹壁与内脏器官之间有足够的距离,便于下一步的操作。
4.置入腹腔镜及其他器械:通过几个小切口置入腹腔镜和手术器械。腹腔镜连接到摄像系统,使手术视野可在屏幕上清晰显示。
5.病灶显露与分离:仔细观察疝内容物,必要时进行解剖分离,使疝囊和正常组织结构分开,避免损伤周围重要器官和组织。
6.修复缺损:根据缺损大小,选择合适的补片材料覆盖缺损处。补片通常是合成材料,可以有效增强腹壁强度并减少复发风险。
7.固定补片:使用特殊的缝合线或钉子将补片稳固地固定在健康组织上,确保其不会移动。
8.关闭切口与撤除气腹:确认补片位置稳妥后,逐渐释放气腹压力,取出手术器械,并缝合皮肤切口。
术后需注意观察手术部位有无红肿等感染迹象,以及监测疼痛管理效果,患者应遵循医嘱进行适当的恢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