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姿势调整:
保持正确站立姿势时,耳垂、肩峰、髋关节和脚跟应处于一条直线上。
在日常生活中避免长时间低头或含胸弯腰,例如使用电脑和手机时,屏幕应与视线平齐。
工作期间可每隔30-60分钟起身活动身体,防止肌肉僵硬。
2.康复锻炼:
针对驼背,可通过进行后仰伸展动作强化背部肌群。每天可做3组,每组12-15次。
对于圆肩,可做肩胛骨收缩训练,将肩胛骨向后下方收紧,保持5秒后放松,每天重复20-30次。
针对脖子前倾,可尝试“下巴回缩”练习,即轻微低头并将下巴向内收,感受颈部后侧拉伸,每次保持10秒,每天做3组,每组10次。
为避免过度运动引发不适,建议从小范围动作开始,并根据自身情况逐步增加强度。
3.理疗支持:
热敷和理疗手段(如超声波治疗、电刺激)有助于缓解颈椎周围肌肉的紧张状态。
专业按摩或推拿对于改善血液循环和纠正轻微错位具有一定帮助,但需要确保由有资质的人员操作,以免加重症状。
4.医学干预:
长期无法缓解的疼痛或伴随神经压迫症状(如手脚麻木)时,应及时就医。影像学检查(如X光、CT、MRI)可用于诊断颈椎病变的严重程度。
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以缓解疼痛,肌肉松弛剂减轻肌肉痉挛,必要时医生可建议进行封闭治疗等局部干预措施。
严重情况下可能考虑手术治疗,但需在综合评估后决定。
5.生活方式改善:
确保充足的营养摄入,特别是钙和维生素D,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
睡眠时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使颈椎保持自然弧度。建议枕头高度为8-10厘米,根据个人颈椎曲度调整。
避免提取过重物品,减少对颈椎的额外压力。尽量采用双肩均匀受力的方法携带物品。
长期坚持正确姿势和科学锻炼是关键,同时需警惕症状的进展,如出现四肢无力或行走困难,应立即就医排除严重神经损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