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的疾病诊断标准是什么

2025-01-2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病情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其核心是明确椎间盘组织是否突出压迫神经或脊髓,并导致相关症状。

1.典型病史

多见于30~50岁人群,男性稍多于女性。

常有反复弯腰、搬重物或外伤等诱因。

症状以腰痛为主,可能伴随单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呈“坐骨神经痛”分布,通常从腰部放射到臀部、大腿后侧、小腿甚至足部。

2.临床表现

腰部活动受限,尤其是前屈时疼痛明显。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抬高患侧下肢时诱发放射性疼痛)。

患侧下肢存在感觉减退或异常,如麻木、针刺样感觉。

如果神经功能受损,可能出现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者会有足下垂或大小便障碍。

3.影像学检查

核磁共振成像是金标准,能够清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及与神经根的关系。

CT可用于显示椎间盘钙化及骨性结构改变,但对软组织分辨率较低。

X线一般不能直接显示椎间盘突出,但可用来发现伴随的骨质病变。

4.实验室检查

一般不需要实验室检查,仅在怀疑感染性疾病(如椎间盘炎)时考虑。

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是一个整体评估过程,需要结合多方面信息确认。必要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因延误治疗引起神经不可逆性损害。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