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临床表现:
下背部疼痛超过3个月,且呈现慢性、隐匿性发作特点,多数患者症状在休息期间加重,活动后缓解。
脊柱活动受限,包括前屈、后伸及侧弯动作的受限。
胸廓扩张受限,通常小于正常人群均值的2.5厘米。
外周关节或附着点(如跟腱)疼痛及肿胀。
2.影像学检查:
骶髂关节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的关键。双侧骶髂关节至少有II级改变,或单侧至少达到III-IV级改变,可以支持确诊。
MRI可用于早期发现骶髂关节的急性炎症病变,例如骨髓水肿或骨质破坏。
晚期病例中还可能看到竹节样脊柱,即由于骨赘连接椎体形成的一种特殊影像学表现。
3.实验室检查:
HLA-B27抗原阳性与本病高度相关,约90%-95%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携带HLA-B27抗原,但并非所有阳性者必然患病。
非特异性炎症指标,如血沉和C反应蛋白,可在部分患者中升高,但并非每次发作均异常。
类风湿因子的阴性结果可以帮助排除其他关节疾病。
4.诊断标准:
修订后的纽约诊断标准是目前常用的依据,需同时满足影像学标准(骶髂关节炎)和至少一项临床标准。
国际ASAS分类标准更侧重早期诊断,包括以影像学为主的轴型亚组和以HLA-B27为主的非影像学轴型亚组。
尽早发现疾病的早期特征有助于及时干预和减缓进展,注意监测是否出现夜间腰背痛、晨僵等症状,并定期检查脊柱和骶髂关节功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