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主要原因:
退变性改变: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逐渐失去水分和弹性,纤维环容易产生裂隙,其发生率在30岁后显著增加,50岁以上人群尤为常见。
外伤:颈部受到直接外力冲击或突然加速减速运动(如车祸中的“挥鞭动作”)可能导致纤维环受损。
不良姿势:长期保持低头、弯腰等姿势会增加椎间盘的压力,慢性劳损使纤维环逐渐削弱。
过度负荷:搬重物、剧烈运动或重复性颈部活动可增加局部应力,引发纤维环损伤。
2.严重性分析:
轻微纤维环破裂:多仅表现为局部疼痛或僵硬,无明显神经症状。这种情况通常通过休息和保守治疗可以缓解。
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可能引起放射性疼痛(如向肩部和手臂扩散)、麻木、乏力等,若未及时干预,症状可能持续加重。
压迫脊髓:出现行走不稳、肌肉无力甚至大小便功能障碍,这类症状被称为脊髓型颈椎病,属于较为严重的表现,需立即就医。
慢性损害:长期未处理的纤维环破裂可能导致骨质增生(骨刺)、椎体稳定性下降,进一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颈椎纤维环破裂初期症状可能较轻,但因可能涉及神经及脊髓受压,应重视早期诊断和保护措施,包括改善工作姿势、避免颈部过度运动以及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