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压力性损伤:长时间卧床会增加褥疮(压疮)的风险,这些伤口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感染和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进而造成器官功能障碍。
2.肌肉萎缩和衰弱:经过几周到几个月的卧床,肌肉萎缩明显,尤其是下肢肌肉。这不仅影响行动能力,还可能导致呼吸功能的减弱,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严重时会引发呼吸衰竭。
3.血液循环问题:长期不活动状态容易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这些血栓有可能移动到肺部,导致肺栓塞,危及生命并影响多个器官的供氧。
4.心血管系统:长期卧床可导致心脏功能下降。心输出量减少会影响全身器官的血液供应,加速功能衰退。
5.消化与泌尿系统:不活动会导致便秘和尿潴留,这可能进一步引发感染,特别是尿路感染。这些感染若未及时控制,也可能对其他器官产生连锁影响。
6.心理和神经系统变化:长期卧床还可能导致抑郁、焦虑等精神健康问题,间接影响身体健康和康复能力。
通常而言,瘫痪后器官功能的恶化速度与患者的基础健康状况、护理水平以及并发症的管理密切相关。定期监控和积极的医疗干预可以延缓或避免器官衰竭的发生。例如,通过体位移动、物理治疗、营养支持和抗凝药物使用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