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生理性变化:怀孕期间,身体会经历一系列生理变化。孕早期,血管阻力通常降低,导致血压下降或保持正常。随着孕期推进,尤其是孕晚期,血容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高血压包括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和慢性高血压等。子痫前期一般发生在孕20周后,特别是孕晚期,其特征为血压升高和蛋白尿。根据统计,约5%-8%的孕妇可能出现妊娠期高血压。
3.风险因素:一些风险因素可能增加孕晚期血压升高的概率。这些因素包括肥胖、多胎妊娠、糖尿病史、高龄产妇(35岁以上)、既往妊娠期高血压史以及家族史等。
4.监测与管理:定期产检对于监测血压变化非常重要。医生可能会建议控制体重、适度运动、均衡饮食,以及避免高盐饮食来预防和管理血压升高。
虽然孕早期血压正常,但仍有可能在孕晚期因为多种原因导致血压升高。持续监测和遵循医嘱是预防和管理妊娠期高血压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