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常见病因及处理
急性胰腺炎:这是血淀粉酶升高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治疗包括禁食、静脉补液、调整电解质紊乱和疼痛管理。必要时可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胆道疾病:胆结石或胆管梗阻可能诱发胰腺炎,从而导致血淀粉酶升高。处理方式常涉及解除梗阻,例如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和治疗。
唾液腺炎症:如流行性腮腺炎也会引起血淀粉酶升高,需针对病毒感染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如退热和止痛。
消化系统穿孔:如消化道穿孔、肠梗阻等可能伴随血淀粉酶升高,一般需手术治疗。
2.辅助检查与诊断
血淀粉酶升高的程度并不一定反映疾病的严重性,因此还需结合其他检查:
血清脂肪酶:与淀粉酶一起检测,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胰腺功能状态。
腹部影像学:如腹部超声、CT或MRI扫描,可帮助明确胰腺形态学变化或胆道梗阻。
排除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等)也可导致血淀粉酶水平异常,需要详细的用药史调查。
3.生活方式调整
清淡饮食:减少高脂、高糖、高蛋白食品摄入,避免刺激胰腺分泌。
禁酒戒烟:酒精和吸烟对胰腺损伤较大,应坚决避免。
适当休息:急性期需避免劳累,以促进身体恢复。
4.特殊情况监测
若患者存在慢性胰腺炎、肿瘤或其他长期疾病,则需要定期复查胰腺功能相关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血淀粉酶升高并非独立的疾病,而是潜在健康问题的一个信号。在发现这一现象后,需尽快就医明确病因并接受针对性治疗,同时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