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胃肠道蠕动减慢:
便秘通常是由于胃肠道蠕动功能减弱导致排便困难,而肠道内粪便停留时间过长会产生气体和毒素,这些物质被重新吸收入血后可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引发恶心和呕吐。
2.肠梗阻:
如果同时有腹胀、腹痛或停止排气排便,可能是机械性或功能性的肠梗阻。肠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反流到胃部可能引起剧烈恶心甚至呕吐。
3.胃肠道感染或炎症:
某些胃肠道疾病如胃炎、肠炎可能同时引发恶心呕吐和便秘。例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胃动力障碍,也会影响肠道功能。
4.电解质紊乱:
钾、钠等电解质失衡可能影响肠道和胃的平滑肌收缩功能,同时引发恶心等症状。这种情况在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中更常见。
5.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如阿片类止痛药、某些抗抑郁药及钙通道拮抗剂等,可能引起胃肠道运动抑制,导致便秘和恶心。
6.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性胃轻瘫、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可能通过影响胃肠道动力而引发上述症状。
7.心理因素:
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干扰胃肠道功能,诱发便秘和恶心。
8.严重并发症警示:
若便秘和呕吐同时出现黄疸、剧烈腹痛、便血或体重快速下降等症状,应高度怀疑急性肠梗阻、癌症等严重疾病。
尽早就医明确病因十分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多摄入膳食纤维、多饮水及适量运动来改善症状。如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寻求专业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