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消化功能异常:胃酸是食物初步消化的重要媒介,胃酸分泌不足会导致蛋白质分解困难,从而出现饱胀感、消化不良和餐后腹部不适。同时可能伴随嗳气、反酸等问题。
2.营养吸收障碍:胃酸有助于激活蛋白质分解酶,也能帮助矿物质(如铁、钙)的溶解和吸收。当胃酸偏低时,可能导致营养素缺乏,进而引发贫血、疲劳、骨密度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3.胃肠菌群紊乱:胃酸具有屏障作用,可抑制细菌在胃内生长。胃酸减少会使致病菌更易繁殖,增加肠道感染风险,甚至可能导致肠易激综合征等肠道疾病。
4.口腔或体味变化:由于胃酸降低,食物分解不完全可能导致口腔异味加重。蛋白分解不充分产生的代谢废物可能被吸收入血,使体味发生改变。
5.其他全身表现:长期胃酸过少还可能引发慢性炎症,表现为头晕、免疫力下降、皮肤干燥等。
针对这些情况,及时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难以消化的高脂、高蛋白食物,并在必要时就医进行检查,例如胃镜和胃酸试验,以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