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胃萎缩会导致胃黏膜腺体减少或消失,直接影响胃液分泌,从而削弱蛋白质消化能力。胃酸减少可能引起铁、钙和维生素B12吸收障碍,进而导致贫血、骨密度下降等问题。
2.根据病情发展,胃萎缩可分为轻、中、重三种程度。轻度常无明显症状;中度可能出现食欲不振、腹胀等表现;重度则可伴随体重下降和乏力等全身症状。
3.胃萎缩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密切,感染者的胃癌发生率显著升高。研究表明,约90%的胃癌患者有过胃萎缩或相关病史。
4.在胃镜检查下,胃萎缩表现为黏膜菲薄、皱襞变平甚至消失,可通过活检进一步确定病理类型,如单纯性萎缩或肠化生。
5.胃萎缩病程较长且不可完全逆转,但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能够延缓病变进展,同时降低相关并发症风险。
建议避免长期饮酒及摄入刺激性食物,保持均衡饮食,定期体检筛查胃部疾病。一旦确诊,应遵医嘱进行治疗,包括根除幽门螺杆菌、服用胃黏膜保护剂及补充必要营养等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