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心理因素:在疾病确诊前,患者由于不确定性和对未知的恐惧,可能会感受到更强烈的疼痛。确诊之后,心理负担可能减轻,导致疼痛感知减少。
2.病理变化:早期或中期的肿瘤可能引起部分梗阻、炎症或其他并发症,进而导致疼痛。而在晚期阶段,虽然肿瘤体积增大,但肿瘤可能已经通过扩散改变了原有的结构压力,或者涉及神经的改变导致疼痛减轻。
3.治疗干预:确诊后,患者通常会接受止痛药物或其他针对性治疗,这些措施可以有效缓解疼痛。
4.身体适应: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患者的身体可能逐渐适应持续的疼痛刺激,从而导致疼痛感的主观减轻。
疼痛的变化不能单独作为判断病情好转或恶化的依据,需结合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以便提供准确的医疗指导和治疗方案。定期复查和与医生的沟通非常重要,以确保最佳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