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手术指征:当发现结肠管状腺瘤伴有粘膜内癌时,通常采用内镜下切除来进行治疗。这种方法适用于被认为是病变局限于黏膜层,没有淋巴结转移风险的病例。
2.内镜下切除: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常用的方法。其中,EMR较为简单,适合小而浅的病变,而ESD适用于较大或部分浸润较深的病变,能够更完整地切除病灶。
3.病理评估:在内镜下切除病变后,进行详细的病理检查以确认癌细胞是否完全切除,并且没有浸润到淋巴结或血管中。这一步对于评估患者后续治疗和预后非常重要。
4.随访观察:即使病变通过内镜下完全切除,也需要定期随访。通常建议每3至5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以监测新生病变的出现和早期干预。
5.其他治疗:如果切除后病理结果显示存在高风险因素,如不完全切除、脉管侵犯等,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外科手术或辅助治疗。
及时切除结肠管状腺瘤粘膜内癌对于预防癌症进展至关重要。即便成功切除,也需保持定期随访以预防复发或新病灶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