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治疗效果有限:注射疗法主要通过向病变部位注射硬化剂引发局部炎症反应,使组织纤维化以缩小痔核。这种方法适用于轻度内痔,对于较大的痔核或伴随脱垂的痔疮,其疗效可能不足。注射疗法无法解决因肛垫下移导致的疾病根本问题,复发率较高。
2.可能引发并发症:注射疗法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例如,硬化剂泄漏可能造成局部坏死、感染或溃疡;注射过深甚至可能损伤直肠周围组织,导致直肠周围脓肿或瘘管形成。虽然这些情况较少见,但一旦发生,会增加患者痛苦并延长恢复时间。
3.影响其他治疗手段的实施:硬化剂注射后会导致组织纤维化,可能对后续外科手术如痔切除术或痔上黏膜环切术带来困难。这种纤维化改变可能增加手术难度和术后并发症风险,因此需要谨慎权衡。
4.短期缓解症状为主:注射疗法多用于暂时缓解出血等症状,而非根治。对于希望长期解决痔疮问题的患者,手术或其他微创治疗方式可能更为合适。
5.适应症受限:注射疗法一般适用于I至II度内痔,对外痔或混合痔作用有限。同时,不适用于伴有明显肛周感染、严重脱垂或多次复发的复杂病例。
根据上述原因,注射疗法仅在特定条件下被选择应用,应视个体病情由专业医师决定是否采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饮食均衡、避免久坐久站以及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以预防痔疮发展到需要治疗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