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出血量的判断:每次排便时若只有几滴血或轻微血迹,通常对总体血容量影响较小。但如果每次排便均有明显出血,甚至能在马桶中形成血流或者凝血块,则需要警惕长期损耗。
2.频率的重要性:单次大量出血可能对短期血容量影响显著,出现头晕、心悸等急性贫血症状。而即使单次出血量小,但若发生频率高,如每日排便皆伴随出血,时间超过数月,也可引起慢性贫血。
3.贫血的诊断标准:成人男性血红蛋白低于130克/升,女性低于120克/升,可诊断为贫血。缺铁性贫血常见症状包括乏力、面色苍白、注意力不集中。在怀疑痔疮出血相关时,需结合血常规检查和铁代谢指标明确诊断。
4.特殊人群更易受影响:孕妇、青少年及老年人因铁需求增加或吸收能力下降,更容易受到慢性失血的影响,发展成贫血。
持续出血应尽早就医评估,不仅要防止贫血,还需排查是否存在其他病因,例如直肠癌或炎症性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