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风:风为春季的主气,其特点是升发、舒展。它最容易引起外感疾病,如感冒、头痛等。在中医中,风也是其他病邪的先导,常与其他病邪结合。
2.寒:寒为冬季的主气,其性质阴冷,容易导致身体机能的减退,使人出现怕冷、四肢冰凉等症状。在病理上,寒邪多表现为收缩、凝滞的特性。
3.暑:暑为夏季的主气,其特点是炎热,多伴有湿气。暑邪易耗气伤津,可引发中暑、口渴、乏力及心烦等症状。
4.湿:湿为长夏之气,性质重浊而黏滞,容易阻碍气机的运转。湿邪可导致关节疼痛、消化不良、水肿等问题。
5.燥:燥为秋季的主气,具有干燥的特性,容易损伤人体的津液。燥邪常引起皮肤干燥、咽喉痛、便秘等症状。
这五种气象因素通过不同的季节变化,对人体的生理活动产生作用,同时也可能成为致病因素,应根据时节调整生活方式和保健措施,以维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