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发病原因:儿童结膜炎的常见诱因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和过敏反应。这些因素可能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如玩具、毛巾)或空气传播感染源进入眼部。不良卫生习惯如用手揉眼也容易导致感染。
2.高发人群: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小孩子更容易受到外界病原体的侵袭。托儿所和幼儿园等集体生活环境增加了相互接触和交叉感染的机会,这也是儿童结膜炎的高发场所。
3.临床表现:急性结膜炎通常表现为眼睛发红、流泪、畏光,并伴有眼部分泌物增多。病毒性结膜炎分泌物较少,通常呈水样;细菌性结膜炎分泌物较黏稠,常呈黄色或绿色。过敏性结膜炎则以瘙痒为主要特征,并可能伴有其他过敏症状,如打喷嚏或鼻塞。
4.治疗方案: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合适方法。病毒性结膜炎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主要依靠自限性恢复,但需要保持眼部清洁,以防继发细菌感染。细菌性结膜炎可使用抗生素滴眼液进行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则需避免接触过敏原,并在必要时使用抗组胺药物。
5.预防措施: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的重要手段,包括勤洗手、不用手揉眼以及不与他人共享毛巾或其他贴身用品。同时,家长应注意保持孩子活动场所的清洁,减少病菌滋生的机会。
结膜炎虽然常见,但大部分情况下对视力不会造成长期影响。若出现严重不适或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以明确病因并接受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