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了解尿液变化的常见原因
脱水可能引起尿液颜色变深,通常伴有浓烈的气味,这是因为尿液中的废物浓度增加。补充足够的水分通常可缓解此症状。
泌尿系统感染(如膀胱炎或肾盂肾炎)可能导致尿液异味,还可伴随尿频、尿急以及排尿灼痛感。
肾结石可能引起尿液颜色异常和刺激性气味,严重时还会出现血尿和腰背部剧烈疼痛。
某些药物和食物(如维生素B族、多种抗生素、芦笋)也可能使尿液呈现黄色并带有特殊气味。
2.评估是否存在其他症状
若出现疲倦、眼睑或腿脚浮肿、血压升高等症状,需警惕肾功能受损的可能。
发热、寒战伴随尿液异味,提示可能存在感染。
棕黄色尿液可能是黄疸的一种表现,需检查肝胆系统是否异常。
3.必要的医学检查
尿常规:检测是否存在蛋白尿、潜血、白细胞增多等指征。
血液检查:测定肌酐、尿素氮评估肾功能,以及是否有炎症或电解质紊乱。
影像学检查:若怀疑肾结石或肾脏结构异常,可通过超声或CT进一步明确。
4.初步干预措施
保证每天喝足量水分(约1500-2000毫升),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
避免过量摄入盐分和高蛋白食物,以减轻肾脏负担。
如怀疑感染,应尽早就医以获得针对性的抗菌治疗。
尿液颜色和气味的异常可能是肾病、感染或饮食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结合其他症状判断,不宜忽视潜在的健康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