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肺结节的分类与定义:
肺结节通常是指直径小于30毫米的局灶性病变。
直径超过20毫米的结节称为“大结节”,恶性风险较小结节更高。
根据密度分为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磨玻璃样结节,恶性率依次增加。
2.恶性风险评估的关键因素:
年龄:年龄越大,特别是超过50岁的人群,恶性风险增高。
吸烟史:长期吸烟者肺癌风险显著增加,尤其是每天吸烟量大或戒烟时间短者。
病史:既往有癌症病史、家族肺癌史或慢性肺部疾病如慢阻肺的患者,恶性可能性更高。
结节边界与形态:不规则边界、毛刺状改变或伴有血管进入的结节,更需警惕恶性可能。
生长速度:对比以往影像资料,如果结节在短期内体积迅速增大(如3-6个月内明显变化),提示肿瘤风险较高。
3.推荐的后续检查与处理:
胸部CT增强扫描或PET-CT:可以提供关于结节代谢活性的更多信息,有助于判断良恶性。
支气管镜检查或穿刺活检:对于高度怀疑恶性且手术准备中的患者,获取组织病理诊断至关重要。
定期随访:如果初步排除恶性可能,但仍存在一定疑虑,建议根据具体情况每3-12个月复查影像学。
23毫米的肺结节具备一定恶性风险,需结合相关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尽早明确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