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抑郁症患者会有自残行为

2025-02-2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病情分析:抑郁症患者可能会出现自残行为,这与多种心理和生物因素有关。自残行为常被视为一种应对机制,用来缓解精神上的痛苦或情绪压力。

1.情绪调节:自残可能是患者尝试通过身体疼痛转移或释放强烈的情绪痛苦。这种行为有时提供一种短暂的平静或舒缓感,但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2.内疚与自责:很多抑郁症患者体验到强烈的内疚感或自我厌恶。他们可能认为自己需要受到惩罚,因此采用自残作为一种自我惩罚的方式。

3.表达情感:一些患者难以用言语表达情绪,自残成为一种无声的沟通手段,向外界传达求助信号或表达内心的绝望。

4.生物化学变化: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大脑某些神经递质失衡有关。这种失衡可能影响冲动控制能力,使得患者更容易采取自残行为。

5.社会影响:有时候,患者处于一个曾经或正在发生自残行为的环境中,这种行为模式可能在无意中被模仿或学习。

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对自残行为的理解需要全面考虑心理、生物以及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及时识别和治疗抑郁症非常重要,以防止进一步的心身伤害。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