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怎么检查

2024-11-2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的诊断涉及一系列检查,以确定吸收不良的原因和程度。

1.血液检查:通过血常规评估营养状况,检测是否存在贫血、低蛋白血症以及电解质紊乱。维生素和矿物质水平(如维生素B12、铁、钙和镁)也是重要的评估指标。

2.粪便检查:分析粪便中的脂肪含量可以帮助评估脂肪吸收不良的程度,通常使用72小时粪便采集进行定量测定。

3.呼气试验:如氢呼气试验,用于检测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能力障碍,例如乳糖不耐受。

4.内镜检查及活检:通过内窥镜直接观察小肠内部,获取肠黏膜样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识别潜在的炎症、萎缩或其他导致吸收不良的病变。

5.影像学检查:包括小肠钡餐X线造影或CT扫描,可用于评估小肠结构异常。

6.特殊功能测试:如D-木糖吸收试验,通过测定尿中D-木糖排泄量,评估小肠对木糖的吸收能力。

这些检查方法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有效帮助医生诊断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并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诊断过程中应注意与其他可能导致吸收不良的疾病进行鉴别,以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