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心跳骤停发生后的1至2分钟内,脑组织开始出现不可逆损伤。由于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能力极低,超过3分钟未能恢复自主循环,脑损伤的风险显著增加。
2.4至6分钟是抢救心跳骤停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和除颤,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脑功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如果在8分钟内仍未恢复自主循环,脑功能恢复的可能性会显著下降。
3.心跳骤停后的10分钟后,生还几率降低到非常低的水平。即使能够恢复自主循环,严重的脑损伤也可能导致长期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或者植物人状态。
进行心肺复苏时,应遵循以下步骤:
确认患者意识丧失,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请求获取自动体外除颤器;
进行高质量的胸外按压,每分钟100-120次,深度5-6厘米,确保按压后完全回弹;
在AED到达后,按照指示进行除颤;
在实际操作中,高效配合急救团队、尽早开始心肺复苏和迅速使用除颤设备是提高心跳骤停患者存活率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