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作用机制:
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减少肝脏内胆固醇的合成,从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
贝特类药物主要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增加脂蛋白脂酶的活性,加速甘油三酯的降解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增加。
2.适应症:
他汀类药物通常用于降低LDL-C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尤为有效。
贝特类药物则更多用于降低甘油三酯,适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同时也有助于提高HDL-C水平。
3.副作用:
他汀类药物的常见副作用包括肌肉疼痛、肝功能异常和胃肠不适,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横纹肌溶解。
贝特类药物可能导致轻度的胃肠不适、肝功能改变和胆结石的风险增加。
4.药物相互作用:
他汀类药物与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真菌药物可能发生相互作用,需谨慎使用。
贝特类药物与华法林等抗凝药物使用时因为可能影响凝血功能。
他汀主要用于降低LDL-C和预防心血管事件,而贝特类更适合调节甘油三酯水平和升高HDL-C。在选择药物时,应根据具体病情、血脂谱及个体耐受性进行合理使用。